吉利大搞换电背后的行业悲鸣:当快充成为摆设,换电站就是加油站
2022-01-05 21:12·汽车扒一扒
吉利铁了心的搞换电,就像特斯拉吃了秤砣一样搞快充。
在解决电动车补能难这件事儿上,顶流企业也都算挖空了心思,背靠硅谷和华尔街财团的特斯拉将所有的筹码压在了超级充电桩上,而背靠巨大需求量的中国市场,吉利将一部分筹码放在了混合动力车型上,另一部分筹码,则放在了换电站上。
仅仅说EV纯电动车,目前的两个方向是快充、换电。
特斯拉搞快充有自己的商业逻辑,马斯克善于投资短平快、低成本高收益、拼技术的社会投资方式,V3超冲能够保证10分钟150km的充电速度。
而建设这样的一个充电桩,成本只有万元左右。
虽然说特斯拉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来保证充电桩的最大利用率,但在中国市场中,拥有庞大推动力的企业没有第二家,国家电网建设的充电网基本上只处于只管建设不管后续管理、维护的状态。
大量的充电桩呈现的状态是,充电速度慢、操作繁琐以及车位被占用等问题。
有快速充电桩和把超级充电桩做得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中,有大量的电动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超级充电桩体验感极差。
不信你试试,没有一个小时,你的电动车是充不满电的。
国内几乎所有的电动车企业都没有像特斯拉一样建设、管理、运营、布局超级充电桩的实力,那么摆在所有企业面前最根本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充电痛点如何瓦解?
李斌布局的换电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开进去三分钟,换一个充满电的电池出来,速度如同加油站,高效率与便捷同行。
但蔚来的换电站搞了几年,速度发展太慢。
原因不难整理,只卖“高端车”的蔚来销量增速过于缓慢,资本力量推动不了成本巨大的超级换电站,财报显示的建设成本需要200万/座。
销量少、车型少意味着成本无法均摊,更别提后期维护成本,悬在李斌头上的问题,是蔚来亟待解决的销量与定位问题。
李斌解决不了,有高人能解决。
拥有200万年销量的吉利控股在应对资本、产品布局这件事儿上非常有心得,李斌干起来很吃力的事情,在李书福手里就能玩出花活儿。
最近几年在看股票,力帆科技在资本大量流出汽车股的情况下,做到了断续几年小幅度上涨,显然,一些资本还是钟爱力帆科技。
力帆科技是什么?这是一家全新的、拥有吉利血液、李书福战略布局的全新血液,其已经导入枫叶80V车型,技术战略是实现60秒极速换电。
因为吉利战略的导入,力帆科技销量涨幅明显,2021年销量增幅60%。
吉利此前也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将会推进换电品牌的发展,将会有一个新的框架布局,以模块化为技术指导、以大范围产品为策略,以高标准换电站为背书,推动一个适合中国发展的新产业发展。
什么叫适合中国发展的新产业?
其实说白了就是换电,中国是一个独立的新能源市场,全球各大企业恨不得把花活儿都放在中国市场,原因就是我们需求量大。
需求量大,就适合搞换电。为什么?
打个比方,美国建设一个换电站,压根就没几个新能源车的加州,一个月也换不了几个电池,所以特斯拉一定要搞成本低的超充,如果是中国杭州建一个换电站,就在吉利老家,一个换电站每天可以做到接待300甚至400台车,这样的速度以及规模,可以达到一个小型加油站的标准,从以后规模的发展来说,一定要搞换电站。
中国以后一定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市场,搞换电站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因为按照吉利的品牌号召力、资本推动力以及策划能力,以后新能源车将会极多,让所有平台、底盘、接口标准化,才能够保证换电站的兼容性。
这既需要企业有不错的销量,还要求有技术连贯性,这点上来说,国内只有吉利目前能做到,而且的确也是这么做的。
搞换电站很花钱,前期也很难,李书福也懂李斌的苦,但一个市场一个规则与玩法,中国电动车企业搞了这么多年,也没把充电桩搞明白,反倒是一个“小小李斌”,把换电站搞明白了,这种事儿李书福看得比谁都清楚,我们不缺资本,缺的就是李书福这种能支撑全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