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 (公共運輸導向型開發)綜合體
公共運輸導向型開發(英語: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主要指以公共交通樞紐和車站為核心的同時,倡導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如商業、住宅、辦公、酒店等。此外,其環境設計對於行人友好,可以有效控制步行空間[1]。在進行軌道交通開發時有時也會與公私夥伴關係一起作為模式開發,即TOD+PPP模式。需要注意的是,TOD發展模式只代表居民出行更願意使用公共交通,且城市發展隨公共交通沿線而開發.
理論 : TOD是一個以大眾運輸為導向的開發模式,由新都市主義代表人物、美國建築師暨都市計畫技師彼得·卡爾索普(Peter Calthorpe)提出[2]。該理論主要是解決美國在二戰後,各個都市無限制的蔓延而採取的一種以大眾運輸為中樞、綜合發展的城區,同時在都市計畫上主張透過採用道路網格化、功能混合使用、適宜的開發密度、居住區內步行可達、設施的開放等回應傳統以汽車使用為主導的發展模式[3]。基本原則要求有適宜步行的街區、自行車網絡優先高品質的大眾運輸、混合使用街區、根據大眾運輸容量確定都市密度、透過快捷通勤建立緊湊的都市區域,並以調節停車和道路增加機動性[4]。設立TOD後居民只需在大眾運輸站步行400至800米(5至10分鐘路程)就能到達集商業、文化、教育、住宅為一體的城區。[2]
簡而言之,TOD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都市社區開發模式,目前在世界各地被廣泛運用。[2]
香港
自90年代起,香港陸續有多個地鐵路線建成並通車,R+P大型項目也在同一時期相繼落成。其中包括為了配套東涌線而建設的奧海城、東涌新市鎮、香港站上蓋項目、九龍站Union Square、日出康城等。 金鐘 是最新現代化TOD綜合體
中國
中國大陸正經歷快速城鎮化階段。世界上機動車、私人小汽車增長最快的是中國,國際能源署(英語: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預測,到2050年中國大陸地區機動車擁有量將達到10億輛,相當於目前全世界機動車的擁有量。[7]與此同時,中國也大量興建城軌、地鐵、輕軌等大眾運輸項目。2014年8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鐵路建設實施土地綜合開發的意見》(國辦發〔2014〕37號),提出「支持盤活現有鐵路用地推動土地綜合開發」、「鼓勵新建鐵路站場實施土地綜合開發」。[8]此後依託鐵道站點TOD迅速發展。
中國國內依託城際軌道、高速鐵路站點的TOD的案例有廣州南站 TOD 廣州環球貿易廣場(廣州南站ICC)總樓面面積約930萬平方呎,將以公共交通導向模式發展為大型標誌性的綜合項目,集商、住、行於一身,提供寫字樓、商場、酒店、住宅、公寓及公共交通設施等,預計於2025年起分階段落成。項目與全國最繁忙的高鐵站廣州南站無縫連接,更接駁多達12條鐵路和地鐵線,以及其他交通網絡,落成後定將成為大灣區内「站城一體」的都市新引擎。
佛山新城東平廣場 TOD ,佛山市核心首選 #三龍灣#佛山新城
交通樞紐 : 四地鐵, 雙城軌 30分鐘到達廣州, 60分鐘到達港珠澳
時尚購物生活 : 愛琴海購物廣場, 保利廣場國際 , 體育文化演藝中心, 佛山國際金融中心
教育高地名校圍繞 : 佛山市圖書館, 科學館, 歌劇院
國際標準醫療配套完善: 中醫院新城醫院, 佛山第一人民醫院
綠色新城得天獨厚 : 佛山公園 十公里長濱河景公園 , 百萬濕地公園 ,
四地鐵雙城軌上蓋物業 學區房, 千億市政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