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大灣區物業投資香港物業投資

大灣區未來發展 看香港獨特的地位和優勢

大灣區未來發展 看香港獨特的地位和優勢

劉遵義 點知天下 2023-01-27 09:00 发表于上海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13日出席一個網上研討會時,以《從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 看香港獨特的地位和優勢》為題作演說。劉遵義指,大灣區經濟一體化就像“迷你”的經濟全球化,若能在商品和服務、人員、資金及信息做到自由流通。大灣區的每個城市都會擁有更多選擇,更多機遇,從而發展得更好。演說中劉遵義又提到隨著內地經濟發展,中美經濟的局部脫鉤,香港部份傳統優勢已經不再。但只要中國經濟運行好,香港可以利用國家發展的優勢,找尋到更多發展機會。他語重心長呼籲香港應該牢記,「大灣區發展不是零和遊戲,一定要採取雙贏、多贏和共贏的政策,才能成功。」

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

劉遵義在演說開初詳列數據,闡釋全球經濟重心於1960年以來由北美和歐洲向東亞轉移。從90年代中期起,在東亞核心更由日本轉向中國。

在全球GDP方面,1960年到2021年,美國在全球GDP佔的份額,從40%下降到略高於20%;中國大陸的份額從低於5%上升到18%。東亞的份額從低於10%上升到近30%。而在世界貿易方面,1960年至2021年,美國的份額從16%下

降到略高於10%;中國大陸的份額從2%上升到10%以上,超過了美國;東亞的份額從不足7%上升到28%。

2014年以來,中國大力強化智識產權保護。中國研發(R&D)投資一直增長,2021年佔GDP的2.44%。2022年6月公佈的按速度排名的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名單中 ,173台在中國,127台在美國,34台在日本。

劉遵義指,中美經濟的局部脫鉤,似乎不可避免,這不僅因為新冠疫情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病毒,也因為兩國之間的戰略競爭日益激烈。中國經濟已不再倚賴出口,主要是靠國內需求。經濟脫鉤的負面影響可以通過來源多元化、第二供應源和創新緩解。如果每種產品或服務有兩個甚至更多的來源,對世界來說其實是好事。由於有競爭,價格降低,質量提高,最終所有消費者和用戶都會受益。

新冠肺炎 “動態清零” 非常成功

過去幾年全球受新型肺炎衝擊。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內地每一百萬人中的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率,只為百分之零點零一八,是全球最低。就新冠死亡率而言,內地每一百萬人中累計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是三點七,大幅度低於全球各地。

劉遵義認為中國控制新冠疫情的“動態清零”政策,應當算是非常成功的。他指假如內地也採取美國的“與病毒共存“政策,因而導致每一百萬人中新冠死亡率與美國一樣的話,內地累計新冠死亡總人數可能會高達四百四十七萬,再加上內地人口密度比美國高,醫療設備平均品質也不如美國,很可能不止此數。這樣高的死亡數字,不是我國中央政府與人民能夠接受的,也會影響社會穩定,妨礙經濟發展。

對於疫情對內地經濟的影響。劉遵義承認必定對經濟有負面影響,但並不是太大。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爆發,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比起上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六點九。但從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一直到2022年第一季度止的連續八個季度,與上年同期比較,增長率都是正數,平均是百分之六點八,比起在新冠疫情前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止的八個季度平均增長率的百分之六點四還要高,可見“動態清零”政策對全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並不是太大。但今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突然開始在上海蔓延,對全國經濟影響則比較嚴重。

最近,新冠病毒變種殺傷力降低,與一般流感一樣,可以考慮“與病毒共存“政策。現時上海與全內地經濟開始逐漸復常,內地今年全年增長率應當可以做到在百分之三點五與百分之四之間,低於百分之五點五的目標,但還高於很多其它的經濟體。現時上海與全內地經濟開始逐漸復常,內地今年全年增長率應當可以做到在百分之三點五與百分之四之間,低於百分之五點五的目標,但還高於很多其它的經濟體。

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展望

儘管受疫情打擊,劉遵義對內地經濟發展有信心。他稱,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速仍將超過北美和歐洲。

按照經驗性的規律,隨著一個經濟體的實際人均GDP上升,其實際經濟增速會下降。中國內地經濟不可能像1978年至2018年期間那樣以每年9-10%的實際速度增長,但其實際人均GDP仍然處在可以達到每年約6%的實際增速的範圍内。

他個人預測,到2030年,按市場價格計算,中國內地的實際GDP將與美國持平,約為30萬億美元(2021年價格)。由於實際GDP的年平均增速為6%,國民儲蓄率超過40%,中國家庭和機構的財富將大幅度增長。這些財富需要資產多元化,將推動中國對國內外有形資產和金融資產的需求。

粵港澳大灣區的願景 2035年境内GDP翻一番!

了解過國際形勢及國家發展大局下。劉遵義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到2035年可實現大灣區境内生產總值(GDP)翻一番!

劉遵義舉例指與歐元區一樣,貿易、投資與就業流通都無障礙。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會有同樣的效應。大灣區所有的成員城市都會得益,因爲它們可以選擇的空間都擴大了。

為什麼總和大於各部分之和?劉遵義指大灣區的每個城市都會擁有更多選擇,更多機遇,從而發展得更好,因為它還始終擁有選擇保持現狀的權利。如果一個城市主動做出不同於以往的事情,一定是有更好的發展。而由於城市間的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或者阻礙生產要素、貨物和服務自由流動的法律和其他障礙被清除,日益密切的經濟互聯互通使得以前不可能的新經濟活動成為可能,從而創造出新價值,拉動GDP和就業。

劉遵義更指,粵港澳大灣區更可以作為深化經濟改革和開放措施的試點地區,先行先試;試點成功後,可以逐步示範與推廣全國。

大灣區要成功 必要做到「四通」

劉遵義稱,在理想情況下,商品和服務、人員、資金及信息應當能在大灣區範圍內自由流通。

大灣區內部的所有流通可被視為 「內循環」。大灣區內部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必須消除。劉遵義進一步解釋,也就是說,這些生產要素、商品和服務的流通不應需要任何進一步的檢查、許可和關稅。對來自外部的進口商品,大灣區各城市必須擁有共同的關稅稅率。

但在大灣區與中國内地其它地區的邊界,仍然需要建立海關和檢查站。在大灣區的機場、港口和與内地其它地區有直接聯繫的火車站,也需要設立海關和檢查站。

他又預計港幣、澳門元和人民幣將會同時在區內流通。區內亦有必要協調食品、藥品、玩具、電器等方面的安全規定,以及各城市必須對跨市提供服務制定共同的執照要求。

如符合資格 應允許在各城市之間自由通行

劉遵義又倡議大灣區11個城市的常住居民,如符合資格,應允許在各城市之間自由通行。通過高鐵與地鐵的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至於稅制方面,劉遵義建議借鑒歐洲邊境城市的做法,採取「邊境稅制 」。常住居民按照當地規定,向常住地繳稅和繳納其他社會保險費用。

合資格用戶可不受限制地使用互聯網信息

他又建議,中央政府考慮允許所有預先註冊、符合資格的用戶,通過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的特殊網關,可不受限制地使用互聯網信息。但用戶必須使用經過驗證的實名進行註冊,並接受多個在線、實時、連續的生物識別認證。用戶如果訪問被禁止的網站,或以其它方式違反中央政府的限制,將被永久或長期取消其互聯網使用權限。

資金成本在大灣區內劃一化

劉遵義指,應當允許資金在大灣區內自由流通,以便實現資金成本在大灣區內劃一化。但是,從香港或澳門匯入大灣區内地各城市的資金應有等待期(比如12個月),然後再允許進一步匯入內地其它地區。否則,資金就會自由流入內地所有地區。同樣,從大陸其它地區匯入大灣區廣東城市的資金也允許自由進入。但是,如果沒有經過類似的等待期,這些資金也不能進一步匯到香港或澳門。否則,資金將能自由流出內地所有地區。如果不實行等待期,可考慮在資金進入或離開大陸其它地區時徵稅,例如1%的「托賓稅(Tobin tax)」。

而中央銀行的數碼貨幣可以在大灣區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由中國人民銀行(PBoC)開發的 「用於電子支付的數碼貨幣(DCEP) 」,香港金融管理局也一直在開發自己的數碼貨幣。他建議允許內地、香港和澳門的貨幣管理部門各自開發的數碼貨幣在大灣區內自由流通。

香港傳統優勢不再 創建區內「商業法庭系統」

隨著内地經濟的發展,香港已經基本上沒有製造業,也開始失去它作爲中外經濟互動中介的的傳統優勢。途經香港的再出口在中國進出口總量的比重已從1990年代的峰值大幅下降,維持在現時的10%左右。數據顯示,香港亦已不再是內地獲取國際貿易和投資的重要門戶。

劉遵義認為大灣區的三個獨立司法管轄區的法律仍將不同,但有必要在大灣區內建立一個共同的「商業法庭系統」,以處理可能出現的商業糾紛。在香港日常採用的普通法基礎上,結合內地傳統商業道德的元素,創造一個更新版的、適用於整個大灣區的統一商法體系,務求在大灣區内,商業法律完全一致,沒有漏洞可以利用。

利用優勢 建構覆蓋東亞的股權證券交易所

香港是整個東亞的 「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許多眾所周知的優點和缺點:低稅率、沒有資本管制、法治、高房價等等。

劉遵義認為內地龐大且不斷增長的財富,支持着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中國經濟運行好,香港經濟就會有不錯的表現。

劉遵義特別指出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應該利用這一機遇,促進人民幣在金融交易中的廣泛使用。應該乘着人民幣國際化的浪潮,積極推動人民幣的使用。例如,可以幫助其它國家,如「一帶一路」國家,通過以人民幣計價的長期債券在香港籌集資金。這些資金可用於支付中國供應商的基礎設施項目。

本港應建立一個活躍、有深度、足夠流動性、且覆蓋廣泛的人民幣和港幣的固定收益市場,組建覆蓋整個東亞的股權證券交易所,建立東亞再保險市場和商品交易所。

同時亦應積極發展人民幣債券、內地中央和地方政府、東盟以及「一帶一路」國家發行的人民幣計價的基礎設施和綠色債券。

中美戰略競爭加劇 香港應該清醒

劉遵義說,只要中美戰略競爭成為新常態,香港就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美國及其盟友無法或者不會把它和中國其它地區區別對待。他強調,鼓勵在香港平行使用人民幣與港幣(即使港幣仍然是唯一的法定貨幣),符合香港的利益。香港的金融機構應加入多個跨境支付系統,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這將保證即使SWIFT系統不再對香港金融機構開放,進出香港的國際支付也能不間斷地進行。

粵港澳大灣區與全球其他的灣區更具發展優勢。劉遵義指,香港和深圳可以同時成為全球創新、風險投資、創業和融資中心,融合硅谷、128號公路、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的諸多功能,不僅服務大灣區,也服務整個中國大陸和東亞。今天,硅谷已經沒有商業規模的製造業,但大灣區仍有發展商業規模製造業的充足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亦擁有所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以及理想的生活條件,可以吸引各地的人力資本,成為領先的先進基礎研究中心。

劉遵義估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是會在3.5%至4%之間。明年及以後,他認為年均增速6%可以實現,「國家好,香港好!」

cathayforeverltd

香港專業團隊大灣區置業專業服務, 深入分析各城、各都市圈致勝攻略, 考慮自己需要、投資價值更重要 . 唯一不推珠海、中山樓想知原因嗎? 大灣區置業投資抓緊一線核心城市, 唯一專注佛山、惠州為你介紹最好, 佛山惠州納入廣州深圳都市圈內, 羅湖29分鐘高鐵惠州仲愷納入深圳, 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