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
惠州市將在區域規劃上加強接合,在基礎設施上加快協同,在產業發展上承接輻射,在創新創業上學習借鑒,在城市建設上對標提升,推動實現與大灣區城市交流合作更加廣泛深入,與深圳先行示范區融合發展更加緊密高效,努力把惠州打造成為世界級綠色石化能源基地、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重要板塊、國家級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高端綠色農副產品重要供應基地、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的花園品質城市
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動對接深圳先行示范區,加強與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銜接……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惠州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動方案(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根據《行動方案》,惠州市將在區域規劃上加強接合,在基礎設施上加快協同,在產業發展上承接輻射,在創新創業上學習借鑒,在城市建設上對標提升,推動實現與大灣區城市交流合作更加廣泛深入,與深圳先行示范區融合發展更加緊密高效,努力把惠州打造成為世界級綠色石化能源基地、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重要板塊、國家級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高端綠色農副產品重要供應基地、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的花園品質城市。
怎麼融入
加強產業規劃對接,促進形成跨區域產業集群生態圈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擁有區位、空間、產業、生態等諸多優勢。如何發揮好重要節點城市功能,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
《行動方案》提出,加強與周邊城市空間及產業規劃對接。例如,加強惠陽區與 深圳龍崗區、坪山區, 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潼湖生態智慧區)與東莞鬆山湖,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深圳坪山區、大鵬新區,惠東縣與深汕特別合作區,龍門縣、博羅縣與廣州增城區、從化區的規劃對接,促進與廣州、深圳、東莞接合片區規劃接合。
深度融入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對接是關鍵。《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加快“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設,推動對接廣州(知識城)、東莞(鬆山湖)、深圳(前海)和香港的“三橫”交通軸線相關工作,盡快連通中心城區與惠州灣的“一豎”交通軸線。加快深惠城際項目前期工作,推進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開工,支持深圳將城市軌道交通延伸至臨深片區。
在產業規劃對接方面,根據《行動方案》,重點加強與深圳、東莞等市的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與廣州的裝備制造、超高清視頻、現代服務業等產業規劃對接,促進形成跨區域產業集群生態圈。編制現代流通體系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培育面向大灣區的各類現代物流園區,加快打造大灣區重要物流樞紐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還積極建設粵港澳特色合作平台。《行動方案》提出,推動潼湖生態智慧區充分發揮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的發展優勢,強化粵港澳合作元素,積極引進粵港澳高端資源開展產業合作發展。支持惠陽區依托伯恩智慧互聯科技園,積極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粵港澳特色合作平台,爭取列入省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合作平台。
如何提升
樹立一流城市建設管理理念,打造大灣區品質城市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根據《行動方案》,惠州市將建設創新資源產業化集聚地。大力實施孵化器倍增計劃,在廣州、深圳等地設立異地孵化器,探索孵化器建設用房用地新模式,鼓勵支持廣州、深圳孵化器運營管理公司來惠共建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服務大灣區科技企業在惠設立研發基地。
為樹立一流城市建設管理理念,拓展與廣州、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打造大灣區品質城市,《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統籌推進西湖景區建設與周邊區域更新優化,加快推進東江和西枝江沿江岸帶城市品質提升工程,提升江北片區行政服務、商業服務功能,提升中心城區在大灣區中的辨識度,努力打造大灣區具有獨特魅力的城市名片。同時,發揮地處大灣區優勢,引進優質企業整體遷入,吸引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到惠設立分支機構或實驗室,提升中心城區人氣。
在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行動方案》提出,發揮惠州在大灣區中連接粵東、閩贛門戶樞紐作用和空間廣闊優勢,暢通內地與大灣區之間經濟要素雙向流通,為其他地方企業到大灣區發展提供空間。發揮惠州濱海區位和對外貿易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RCEP成員國經濟貿易聯系,深化經貿合作,打造大灣區高端農副產品、石油等大宗貨物以及工業制成品貿易集散地。
恆夏發展有限公司
置業羅船長, 羅璐?
2022.3.8(改編)